跨境电商出口模式有哪些
发布时间:2025-04-07
跨境电商出口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 特殊区域出口(1210):
也称为保税备货出口,利用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。
跨境电商企业可以享受入区即退税的政策,提高资金利用率,降低物流成本。
境外消费者下单付款后,企业将交易、收款、物流等电子信息实时传输给海关,海关审核后查验并放行包裹。
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商品出口,可以按照“清单核放、汇总统计”方式办理报关手续。
对于不涉及出口征税、出口退税、许可证件管理且单票价值在人民币5000元以内的商品,企业可以按照4位税号简化申报。
2. 一般出口(9610):
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企业达成交易后,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直接出口送达境外企业。
这种方式适用于B2B交易,直接将商品送达境外企业。
3. 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(9710):
货物可以直达境外企业。
便于国家精准识别、统计B2B出口模式数据,为商务、财政、税务、外汇等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提供支持。
4. 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(9810):
境内企业先将出口货物通过跨境物流运达海外仓(Overseas Warehouse),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后从海外仓送达境外购买者。
海外仓有自营型海外仓、第三方海外仓、亚马逊物流模式(FBA)三种类型。
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,终端价格也随之下降。
货物可以先运至海外仓,待实际成交后发货,便于国家精准识别、统计B2B出口模式数据。
此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跨境电商出口模式,如B2C模式(通过亚马逊、eBay等国际电商平台直接连接终端消费者)、DTC模式(以品牌独立站为核心载体,通过自建数字化销售渠道直达海外消费者)、F2C模式(以制造业源头直供为核心特征,通过全托管型平台实现工厂与海外消费者的直接链路对接)等。这些模式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市场情况。